包装设计色彩的空间效果
万宁中立科技 | 2011-12-01 23:53:58 | 阅读:30527
现代包装设计的形式,不是纯艺术的处理。与一般纯艺术相比,其构成因素相互间的统一与变化关系是相通的。但作为实用美术的包装设计,又有自己特定的适应性和多样性的表现手段。在设计时,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注意形式与功能和材料的结合包装设计的立体造型与各展示面的平处理,必须与功能,材料相结合。形式首先应适应内容物保护性,使用性的要求,同时还注意形式变化与所选用材料的理化性质相结合。应当防止在设计中自觉地陷入到盲目的形式游戏中去,为形式而形式。不恰当地运用形式,反而会削弱形式的力量,甚至产生相反的作用。注意商品信息的传达包装的装满处理,可以说是对内容物的广告宣传。在设计中要注意包装的传达功能,必须明了而准确地传达商品内容与商品特色。如果手帕的包装被人误认为是袜子的包装,那么装潢形式再美、再新颖,也是失败的。形式处理当然有美与不美的区别,很难想象一件没有形式美感的包装会具有吸引力,但是,这种美的表现首先应该来自于对商品美的表现与开发。化妆用品和五金用品各有其美;桔子汁是美的,墨汁同样有它美的地方;一个电子计算器的科学美和一件新颖女装的装饰美。这些都可成为包装形式美开的资源。各种商品的造型美、结构美、材质美都可以在包装形式美处理中得到表现和发挥,这是包装形式美处理重要依据。注意消费对象的不同审美认识包装形式的独特性不能离开消费对象的一般认识。美与不美是指人的感受而言、带有人的主观因素。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文化、不同职业、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和同地区的人往往有不同的审美认识审美趣味。小孩的玩具的包装形式与老年人用品的包装形式,男性用品的包装形式与女性用品的包装形式,都必须会有很大的区别由于职业、文化等的区别,有人喜欢鲜艳的色调,有的喜欢朴素的色调。同样是紫色,有人感到华贵,有的人感到神秘。可见,不能要求一般包装形式适应于社会所有的人,设计要针对具体的消费的共性认识来处理。注意审美变化的时间性所谓时间性是指时代、年化、季节和特定的一段时间的广泛含义。人们的审美口味往往随着时间的变迁而有所变化,设计师不能不对些十分敏感。时间的变化带到审美的变化常有一定的相反特征,一个阶段流行的审美标准在下一阶段中走向反面,这种屡见不鲜。从时代的发展变化对审美的影响来看,这一点很重要。过去讲究均衡、和谐的格调。今天更向于对力感、动感,强烈而富有变化。现代设计中讲求破除规矩、平板的格式,讲求富有独创性的、生气勃勃的审美感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以往繁琐的“雕龙刻凤”与“罗可可”的风格已被现代设计中简洁、明快的格调取代。特别是一些时间性很强的商品,如冬季用品、节日用品、纪念用品、化妆用品等,对包装提出了更加具体的时间性要求,在形式处理上不能不具体对待。注意审美变化的地方性不同地方不同的审美风俗。日本人不爱荷花,但在中国的民间艺术中有形形色色的荷花形象;我国民间习惯把猫头鹰看作不祥之物,而在欧洲一些国家都视它为智慧的象征;我国常以黄色作为富贵的色彩,而伊斯兰地区却把黄色作为死之色;蓝色在埃及往往是被用来形容恶魔的色彩;红三色在捷克是种有毒的标记;绿三色在土耳其是一种记号等,这些都是一些不同地方习惯。我国地域辽阔,东、南、西、北、中,城与农村、沿海与内地,少数民族与汉族地区等,对形式美的感觉都有所不同。因此,包装设计要好地适应于不同地方消费者的选择与接受对象,就要进行相应的调查研究。特别是一些产品本身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其包装设计就应注意这种地方特性的表现。例如:苏杭的龙井,绍兴花雕酒,景德镇的陶瓷、北京的宫迁糕点,以及我国的中草药、筷子、文房四宝等等,在包装设计的形式处理上就更应充分体现地方风味和民族特色。注意同类商品包装形式的比较性注意同类商品包装设计的比较性,这是包装设计的重要一环。设计应当在以上所述几点的基础上鲜明地强调与众不同,别出心裁,力求设计出新颖、具有独特个性的特色包装。从世界包装的趋势来看,三四十年代趋向于均齐、繁琐装饰效果,五六十年代趋于单纯,朴素的风格。70年代至90年代出现了新的发展势头,装潢形式在简洁、明快的基础上更注重富有变化,强调响亮的广告性表现。不言而喻,包装设计作为产品的推销手段,必须注意设计的竞争性而求新求变。至于某些产品的包装传统式样不作突变性改革,也正为了维护它一定的销售稳定性,一旦这种稳定性出现动摇,就要进行及时更新。因此,包装的形式处理应当注意到与同类设计的比较而加以显著的区别。注意形式手段的多样性我们在观赏一件包装设计作品时,并不简单的视觉接受,而必须伴随视觉传达产生定的心理反应,这种心理叫起,如“生动”、“高贵”、“精致”等。首先取决于被观赏对象的客观状况,这种状况不仅是图形与彩,它还包括立体形状、材质肌理、结构样式、加工工艺等,这些多方面的因素共同构成了一件包装设计的视觉感染力。如果其中有一方面搞得不好,就会削弱这种感染力。因此,为达到装潢美、形态美、结构美、材质美、工艺美的多样性表现,就要求设计师要有多种形式处理手段,具有一定有关材料与工术的知识,并力求即时了解新的信息。分辨率和定尺寸分辨率和定尺寸这两个问题几乎比与扫描和输入有关的其它任何内容更容易引起混淆。分辨率在数字化图象中起什么作用?扫描原图时应选用什么样的输入分辨率?多高的分辨率才足以保证高质量的输出和什么样的分辨率才不至于太高?什么时候重定图像尺寸最合适和采用何种方法重定图像尺寸最好?究竟什么是分辨率?等等。什么是分辨率?如果在数字成像领域内的各种术语都看作演员,那么在通用性方面,"分辨率"可以获得奥斯卡奖。不管分辨率的"打扮"和"角色"是什么,它的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就是总是用它来说明数字信息的数量或密度,因而任何有关分辨率的讨论都离不开与像素和网格特性的联系,而像素与网格是扫描设备或输出设备再现光栅图像的基础成份。现在,让我们将分辨率放在数字成像这一个大环境中来讨论像素的属性。象素的属性原始的灰度或彩色照片都具有连续的色调,即在相邻的颜色或阴影之间是平稳过渡的,可是计算机并不能理解任何连续的东西,信息被分成可以进行处理的独立单元,象素(图形元素)就是可以用来度量图像数据的最小的单元。所有数字图像复现的复杂性就在于使用这些单独的、不连续的小元素去仿真连续的色调。在光栅图像中的每一个象素有四个基本特性:大小、色调、色深度和位置,这四个属性都有助于从不同的角度定义分辨率。象素尺寸同一幅图像中的所有象素的尺寸都是一致的。一开始,象素的尺寸是由扫描图像时,即用数字化方法捕获图像时使用的分辨率确定的,例如,600ppi扫描分辨率就表示每个象素只是六百分之一英寸。输入分辨率越高,象素就越小,这就意味着每个度量单元具有较多的信息和潜在的细节,色调看起来就比较连续;分辨率越低,就意味着象素越大,每个度量单元的细节就越小,因而看起来有些粗糙。一幅图像中的象素尺寸和数量组合在一起就确定了它所包含的信息总数。在生产过程中的任何时候,只要改变分辨率就可改变象素的大小,如果你的输出用来印刷,那么修改分辨率就自动地改变了印刷品的尺寸。颜色或色调描仪或无胶片照相机将一个颜色或灰度值赋予图像中的每一个象素,当象素很小,而且相邻象素的颜色或色调变化很小时,就会造成一种连续色调的幻觉。使用具有低噪声系数和宽动态范围的设备扫描的图像会呈现一种非常自然的连续色调,这是因为它们包括了从亮到暗特别宽的色调范围。提示:图像中的细节是象素尺寸和色调范围的函数,象素尺寸直接与分辨率相关,而色调范围是由扫描设备的动态范围确定的。色深度一个单独的象素只能赋予它一个值,而且正是数字化设备的位深度或色深度确定了有多少种潜在的颜色或色调可以用来赋值。每增加一位虽然可以增加相邻颜色和色调之间过渡的平稳性,但却要求更多的文件存储空间。象素位置一幅光栅图像仅仅是一个包括很多单个象素的网格,每个象素在网格内都有一个可定义的水平和垂直位置。在大多数主要的图像编辑程序中,只要图上移动一种称为滴管(Eyedropper)的工具,就可获取任何一个象素的坐标位置。网格的物理尺寸由象素的总数和分辨率确定,它又去确定各象素的相对位置。